close

  江邊窨井里,傳來一聲“救命”
  68歲老婆婆不慎跌落半開的窨井,被困十餘小時後獲救
  是誰撬開了井蓋?目擊者稱,江邊時有垂釣者開井蓋取水養魚
  □見習記者 華煒 本報記者 陸海峰
  何建國,今年19歲,一個多月前隻身從老家河南信陽來到杭州。對小何來說,待了短短不到60天的這個城市,他還充滿著新鮮感。
  到杭州以後,他便急急忙忙找了份工作,在錢江新城萬象城某商店上班。6月30日晚上下班後,小何邀上同事小周,來到城市陽臺附近跑步鍛煉。
  “救命啊,救命……”一個虛弱的聲音從附近傳來,循聲找去,在路燈映射下的一個窨井里,小何和小周分明看到,有一位頭髮花白、瑟瑟發抖的老婆婆。
  “趕緊報警!”小何讓小周摸出手機,自己則開始想辦法幫忙救人。
  這個時候,已是晚上11點40多分,而這位老婆婆的家人胡女士,已在外面找她找了將近10個小時……
  事發
  婆婆說好去看望老鄉,不料卻無故失蹤
  胡女士,永康人,與老公結婚後在杭州工作。而這位老婆婆是她的婆婆,姓朱,今年68歲,衢州人,6月30日這天剛來杭州看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。
  胡女士家住採荷東村,30日上午,朱婆婆出門去看自己的老鄉。
  下午2點多,胡女士眼見婆婆還沒回家,也沒來個電話,便擔心是不是出事了——因為自己的婆婆有些輕度抑鬱,這次本來也打算在杭州看病。
  想到這一層,胡女士慌了神,急急忙忙給婆婆的老鄉打電話,這個電話讓她更緊張了——自己的婆婆根本沒到老鄉家裡去。
  著急的胡女士拉上自己媽媽立馬出門找人。
  “我問了小區保安,保安告訴我,只是看到婆婆往(錢塘)江方向去了。”胡女士說。
  就這樣,胡女士娘倆一路往江邊找去,沿著之江路一直走到錢江三橋,可依舊一無所獲……
  胡女士開始絕望了,她通過自己手機微信中的朋友圈,拜托朋友們幫忙尋找,同時又去派出所報警,希望從監控中找到些許線索。
  在監控中,胡女士還是找到了一絲希望,監控最後鎖定在下午的1點13分,朱婆婆的身影出現在之江路江錦路口,但離開這個路口以後,朱婆婆好似人間蒸發一般,再也找不到蹤影。
  胡女士回家也沒顧上吃飯,隨便墊了一下肚子便摸黑繼續出門找尋……這個時候是傍晚六七點鐘,胡女士十分崩潰和絕望……
  夜游錢塘江,結果救了一個老人
  話說另一頭,當晚下班後,小何和同事小周先來到城市陽臺。小何聽人家說,在這裡眺望錢塘江看到的景色最美。在城市陽臺待了幾分鐘後,他倆便向著三橋方向,開始跑步鍛煉了。
  小何開著手機音樂,兩個人慢跑在江堤上,累了,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。
  不知不覺中,兩個人跑得越來越遠,小何便提議再往回跑。
  跑了一段路後,兩人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,開始慢慢散步。一邊走,一邊還看著江堤牆上寫著的關於錢塘江的故事。
  當兩個人來到之江路錢潮路附近的這段江堤時,小何被江堤上寫的一段《山海經》給吸引了,他一邊看,一邊還給小周解釋,小周也耐心地聽著。
  這時候,就發生了開頭那一幕,兩個人隱隱約約聽到呼救聲。在確認確實有人呼救後,他們便循聲找去,最終在江堤與之江路間綠化帶中的一口窨井中,發現了被困在井下瑟瑟發抖的朱婆婆。
  小何急忙讓小周報警,自己則趴在井邊安撫老人。
  “我不是不想救,她畢竟是個老人,而我也不是專業救援人員,如果一個不小心沒處理好,反而對老人造成二次傷害。”小何第二天對記者解釋說,“所以我讓小周報警,讓專業的救援人員來,我就在井邊安撫老婆婆,不讓她過於著急。”
  朱婆婆讓小何、小周給自己兒媳婦打了個電話,這個時候已是晚上11點40多分,距離胡女士開始找朱婆婆,已過去近十個小時。
  黑色十小時
  要強的老人
  開始羞於呼救
  朱婆婆在被困十餘個小時後,情緒一直沒有徹底恢復過來。記者從朱婆婆及周圍人的口中,逐漸還原了她的被困經歷。
  13:00-14:00
  路過江邊,趕路的朱婆婆遭遇了突來大雨,而她發現,就在江堤下麵,一片草坪之隔的之江路上,有一個可以避雨的公交車站。老人便想抄上小路,踩著草坪趕往公交車站。
  走到一半,發現前面有一口窨井,而白色的井蓋已被打開了一半,露出半個黑洞洞的“大嘴”。朱婆婆沒想太多,打算小繞開一下窨井,快點去公交車站避雨。但沒想到,當走到井邊時,腳上突然一滑,她直愣愣地落入井中,一同掉下去的還有手中的一把雨傘。
  14:00-17:00
  朱婆婆跌落井底後發現,這個井大概兩三米深,還有一米多積水,齊自己腰部附近,腳底下有些淤泥。好在水不臭,讓老太太心裡略微寬慰了一些。
  這時候,身板還硬朗的朱婆婆想自救,但是井壁四周都是光禿禿的一片,根本沒有可以搭把手的地方。
  那麼,就叫人來救吧?
  “可是叫人來救,肯定會驚動很多人,我這麼一個四肢健全、身體硬朗的人跌落在井下麵,還要被這麼多人圍觀,這可是從來沒丟過的人啊。”朱婆婆心想。
  她聽著時不時從上面走過的腳步聲,老太太靈光一現,急忙找到了一起跌落下來的雨傘,往井口伸去,加上自己的身高,傘尖剛好可以冒出井口一點點的距離。她晃動手中的雨傘,希望經過的人可以看到。
  但是,這把“才露尖尖角”的雨傘,根本沒法引起路人的註意,而朱婆婆,一直倔強地搖晃著雨傘,也不喊人,累了就休息一會兒,休息完了繼續揮動雨傘。
  17:00-23:00
  直到傍晚5點多,老人發現天色漸漸暗了下來。這時,她開始為自己捏把冷汗了,“如果天黑了,這裡的人也越來越少,到時候就算自己呼救,也沒人會聽到了。”
  不管三七二十一,老人終於放下“身段”開始呼救,但是由於自己已在冷水中浸泡了幾個小時,再加上體力不支,呼救的聲音也是孱孱弱弱的。
  隨著天色漸黑,她的恐懼感也越來越強烈。她一聲一聲的“救命”似乎也不起作用,因為時間越來越晚,加之天氣因素,江邊的人也是越來越少。
  23:00-23:40
  就這樣,朱婆婆又在井下熬了五六個小時,直到晚上11點多,突然井口方向傳來手機播放的音樂聲,朱婆婆精神一振,拼盡自己最後一點力氣,奮力地喊著“救命、救命”。而因為這幾聲呼救,終於讓小何和小周發現了她。
  當消防隊員把朱婆婆救上來後,看到瑟瑟發抖的老太太,他們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披在了她身上。隨後,老人被送往邵逸夫醫院進行檢查,慶幸的是,朱婆婆身體並無大礙,所以在昨天早晨6點多,便出院了。
  追問
  誰撬開了
  “吃人”的窨井?
  昨天,記者在現場發現,“吞了”朱婆婆的這個被打開一半的窨井上面,標記著一家通訊公司的名字。
  記者聯繫上了這家通訊公司,相關負責人表示,朱婆婆跌落的這口井確實是他們公司的,平時裡面鋪有通訊電纜。
  這位負責人表示,這個井蓋平時肯定是蓋嚴實的,但可能有江邊垂釣者為了取水養魚,把井蓋給打開了。
  記者也聯繫了錢江新城管委會物業公司的項經理。項經理表示,錢江新城主要路段道路上的通信井由他們負責,昨天下午他親自去過現場,發現該通信井位於錢潮路和之江路交叉口附近江堤的斜坡上,並不在他們公司負責的範圍內。
  對於“垂釣者取水”的說法,項經理說,昨天在現場時,他詢問了附近的垂釣者,有垂釣者表示平時確實會從通信井內取水。附近的幾名清潔工也證實了這一說法,他們平時在這裡清潔作業時,就親眼見過垂釣者開蓋取水,但是這與他們的工作無關,所以也並未加以制止。
  現場也有人提出疑問,為何不在井中設置防護網兜,防止行人跌落?記者瞭解到,目前杭州尚沒有相關規定要求各類窨井中必須安裝此類網兜。
  (感謝熱心讀者朱先生提供線索)
  (原標題:江邊窨井里,傳來一聲“救命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b60pbgq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